[导读]医患沟通论文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医疗纠纷论文的参考文献 篇一[1]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王保真.医疗保障[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田勇,冯振翼.医疗保险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王陇德.用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J].中国卫生,2005(10).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医改的成败得失[J].中国卫生,2005(8).
[6]沈松泉.推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小康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J].中国医疗保险,2004(4).
[7]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8]张晓,刘蓉.社会医疗保险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9]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蔡仁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11]许正中.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选择与管理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医患沟通论文 篇二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患者希望在医疗过程中得到平等的参与权、人格权,患者在寻求治疗的同时,更关注自身利益是否得到尊重。医患沟通是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不可避免的,对于妇产科患者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使得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医患沟通;妇产科;实习医学生;重要性
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妇产科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由于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妇产科针对的人群为女性,涉及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中,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首位,占我国城镇医疗纠纷的17.2%~29.5%[1]。这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医疗纠纷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当引起的,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但要有坚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很强的医患沟通能力,使医疗行为能够有效及时的实施,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进入妇产科实习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
由于我国对医患关系重视不足,在医学课程设置上也忽略了相关医患关系的教育。医患沟通技术是世界医学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妇产科医学生未来能够胜任自身岗位,处理好医患关系的根本,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医患沟通教育日渐凸显其行为医疗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将医患沟通教育作为高校医学基础课程十分必要,同时也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
2妇产科临床教学对实习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实习的内容多为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实习单位简介等,而对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只进行笼统的培养,由于妇产科有其检查对象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即便对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培养,也是随意而为,并未形成一门课程,建立完整培养模式。
3医患沟通对于妇产科的意义远大于其他科室
妇产科涉及患者个人隐私,如婚前行为、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存在着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交谈和检查中,患者常常怀有害羞、惧怕心理,如果沟通不好,就会引起误会,发生医疗纠纷。所以要当好一名妇产科临床医生就必须掌握医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达到与患者交流的有效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促进医患关系的真正和谐。
因此,我们实习医学生应从入科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
4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妇产科医学生在接诊每一位患者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患者很好的沟通,如采集病史,医生只有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才能换得全面、可靠的病史;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同样依赖医生和患者良好的沟通,才能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反应,以及后期的治疗效果,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将在医疗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2]。因此,妇产科医学生在学校和医院实习期间就应加强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努力学习各种医患沟通技巧,为以后提高医疗质量打下基础。
5应加强实习医学生人文精神与法制素养的培养
5.1首先培养医学生树立医学人文精神——以患者为中心。教育学生要把患者作为完整社会中的人来对待,不能单纯为了治病而治病,应培养医学生树立医有大德,大德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要有真诚的同情心,用高尚的医德情感,设身处地关心和体贴患者,待患者如亲人,从自身原因减少医患矛盾的隐患[3]。
5.2加强对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医疗工作作风和崇高的医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医德医风的养成,成为精干专业、诚于品德、名副其实的德医双馨的医学生。
5.3应加强实习医学生的法制教育懂法是一名合格医生的必须要求,患者有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权,而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和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的义务,由于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不能及时告知患者关于分娩方式、病情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对于疾病史、婚育史等隐私权缺乏应有的保护,极易引起医患纠纷。
实习医学生不仅要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应学习《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6运用沟通技巧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6.1主动倾听倾听,是医患沟通的最基础和最有效的原则和技巧[4]。只有医者对患者由衷的关心,认真倾听他人的语言,才能了解对方,从而选择合适的沟通途径和解决方案。通过倾听患者说话,患者会在心理上得到的极大满足与温暖感,逐渐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并开始接纳医生和配合治疗。
6.2语言沟通技巧医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应多用生活化的口语,少用术语,不用简称,让患者真正理解医者所传达的信息,并帮助患者做出合适的选择[5]。实习医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称呼患者需要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医患沟通要求语言表達清楚、准确、简洁、条理清楚,避免措辞不当、思绪混乱、重点不突出等情况;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6.3非语言沟通技巧医患沟通过程中有大量信号通过非语言手段传递 ……此处隐藏6482个字……件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新形势下医患矛盾更为严峻,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 医患关系又是社会热点话题, 信息传递影响难以控制[2]。再加上在医疗队伍的建设中存在极少数不负责任的医护人员, 导致网络暴力恶意的将医护人员行为进行放大, 加剧医患纠纷冲突, 危害社会和谐。普通人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和医疗信息相对不足, 在诊疗过程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不能意识到医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断章取义, 将舆论从一开始就被引向偏颇[3]。同时部分媒体为吸引公众的眼球, 恶意的描黑医疗工作人员来达到阅读量。而医疗工作人员因职业的责任感和神圣感, 使得他们很少从正面回应这些事件, 也不屑在网络上来表达自身的观念, 进而处于被动和消极的地步。
门诊的服务范围广泛, 医院的知名度越大, 患者来源就越广, 就诊时间较短, 环境陌生况且医托的欺骗也加剧了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4]。同时门诊患者具有病情多变, 存在等候时间较长的特点, 不仅影响患者疾病的救治时间, 增加患者的痛苦, 还增加患者的焦虑、愤怒, 加剧护患间的矛盾, 增加医疗纠纷的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院改革不断深化,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整体医疗配备都相对的齐全, 且专业分工愈加的明确。而门诊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医疗知识、个人文化素质、语言的差异都给护患沟通失效带来挑战[5]。研究发现, 护患沟通是维持医患关系融洽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 护患沟通成为市场配置下的重要成分。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 进行适当的护患沟通是保证资源经济合理利用的桥梁。也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医患间的沟通应该是心灵和情感的沟通[6]。如果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站在患者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及时的向患者进行沟通, 询问患者所需要的帮助。不仅能保证整体的医疗质量, 还能减少患者所承担的医疗费用。同时患者也会理解医护人员的难处, 相互的交流, 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是社会的期盼、人民的呼声, 作为一名护士,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不仅要为患者解决身体上的痛苦, 还应理解患者的心理[7]。调查显示, 护理人员大都为女性, 承担着医院护理沉重的护理工作。而随着医疗风险的增加, 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因职业的特殊性, 使得护理人员在面临纠纷时选择沉默。当每天都处于高压的状态下, 如果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安慰, 因此, 在遇到问题时将自身的情绪慢慢的疏解, 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沉着冷静的面对, 给患者带来积极向上影响。沟通要做到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 即抓紧床头交接班、晨间护理、入园宣教的固定时间, 配合以做治疗的间隙, 力求有始有终[8]。而相互之间的信任是保证护患沟通的前提, 因此在患者护理前, 先充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兴趣爱好, 保证整个护理过程营造出健康积极的氛围。在病房中安置绿色植物可以为病房添加一丝温暖。在面对并不宽松的医疗环境中,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患者授权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9]。在住院治疗期间, 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相对的脆弱, 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言语相对在意。此时在与患者进行交谈过程中, 要注意语气措辞, 尽量避免直呼患者的姓名、床号、编号等。同时, 热情和细致的护理也是保证沟通顺利发展的前体。在患者护理期间, 要定期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结合家属建议, 制定出符合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案[10-12]。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治疗、注意事项、用药方式等,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并让患者家属进行监督, 确保家属的责任心[13-15]。而且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交谈, 是拉近人们之间关系的桥梁。而如果对患者部分情况, 直言相告会产生副作用, 甚至导致意外发生[10, 16, 17]。
本文结果显示, 试验组发生医疗纠纷4例(0.8%), 患者满意度为96.45%, 对照组患者发生医疗纠纷29例(5.8%), 患者满意度为81.2%, 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针对门诊患者进行适当的护患沟通有着重要意义, 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黎婷, 刘秀梅。 护患纠纷现状分析及对策。 护理管理杂志, 20xx, 11(7):477-479.
[2]朱开梅。 医患沟通在防范和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医学与社会, 20xx, 23(10):54-56.
[3]刘继同。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 中国医院管理, 20xx, 26(3):15-18.
[4]肖佐才。 构建和谐医院防范醫疗纠纷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中国当代医药, 20xx, 16(16):139-143.
[5]陈秀英, 何健, 卢妤, 等。 门诊护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探讨。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xx, 21(5):537-538.
[6]李付华。 加强医护患沟通, 防范医疗纠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xx, 13(1):81-83.
[7]崔志强, 孔繁增, 白日荣, 等。 医疗纠纷相关因素的分类与防范机制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 20xx, 31(2):14-16.
[8]方秀琴。 护患沟通艺术与构建融洽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 护理研究, 20xx, 20(28):2609-2610.
[9]周学芳。 加强护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论坛, 20xx, 28(3):33-35.
[10]张宏梅, 田丽红。 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浅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xx, 16(24):3242-3243.
[11]李新华。 加强护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国乡村医药, 20xx, 16(1):76-78.
[12]索巴。 医疗机构现存的问题与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 中医临床研究, 20xx, 2(2):141-142.
[13]段中巧。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国保健营养, 20xx, 25(17):417-418.
[14]居兴云。 沟通技巧在医护患关系中的应用与体会。 天津护理, 20xx, 18(6):349-350.
[15]李小萍, 覃少珍。 加强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xx, 21(3):108-110.
[16]刘小莉, 贺宝燕。 临床护理中的护患沟通。 中国实用医药, 20xx, 7(20):266-267.
[17]李秀凤, 张子芳。 医患沟通在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xx, 13(17):311.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医患沟通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